首页  人生  日志大全

古代人物故事

时间:2022-04-10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人物故事。

古代人物故事1:顾恺之的传说

  顾恺之是无锡人,生于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是我国很有名气的大画家。他擅长画人物,尤其喜欢画女人、女神,特别善于点睛。为啥?这是有缘故的。

  据说,顾恺之一出世,妈妈就死了,一直由奶妈抚养。顾恺之小时候生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因此大家叫他“小虎子”。

  有一天,小虎子正白相得高兴,忽听“姆妈”一声,一个小伙伴一边喊一边向着自己姆妈跑去。姆妈迎上前来,抱起儿子这边吻,那边亲。小虎子看着、看着,心里想:姆妈多好啊,人家都有姆妈,而我的姆妈呢?想到这里,小鼻子一酸,拔起小腿就往家里奔去。

  顾恺之的父亲是当时朝廷官员,因勿满朝政,弃官在家写诗作词,又做爷来又做娘。

  这时小虎子急急匆匆来到爷身旁,哭丧着脸说:“爹爹,我要姆妈,我要姆妈……”他父亲一听,伤心地抱起儿子说:“小虎子,你姆妈到很远很远的外婆家去了。”爷怕小虎子难过,说了句慌话骗骗他。小虎子却追根究底问:“姆妈啥个时光回家?”爸爸只得含糊其辞说:“大约个把月吧。”

  于是小虎子扳着手指头一天一天数着,眼巴巴三十天。这天,小虎子没有等到天亮就一骨碌爬下床,呆呆守在大门口。等着等着,快到中午了,可是姆妈还没有回来。

  小虎子急得哭了,哭声惊动了爷,他走过来抱起小虎子,心痛的说:“小虎子,我告诉你姆妈的事,可是你勿要哭。”说着就把妈妈生下他后就死去的经过讲给他听,小虎子伤心得昏了过去。

  从此,小虎子勿白相也勿笑,只是缠着爷,要爷讲妈妈的脸形、身材、长相……他日也问,夜也问,问个不断头。爷被儿子思娘的精神感动了,总是有问必答,从勿厌烦。为了使儿子能听懂并能记牢,就编了顺口溜。小虎子问娘面貌,就回答他:

  樱桃小口鹅蛋脸,

  凤凰眼睛眉毛一条线。

  两手齐膝指头尖,

  两只小脚象金莲。

  勿胖勿瘦象姐样,

  勿长勿短齐我肩。

  爷说一句,儿子复一句,爷爷讲完了,儿子也背熟了。儿子并勿满足,又眨巴着眼问:“姆妈喜欢穿啥衣裳?”父亲又说:

  冷天喜穿兰布棉。

  热天爱穿丝绸袍…

  打这以后,小虎子日日背诵,直背到滚瓜烂熟。有时半夜梦头里还在琅琅背诵哩!

  一日,他蹦蹦跳跳来到爷身旁,煞有介事说:“爹爹,我想给姆妈画个象。”父亲连连摇头说:“你呒不见过姆妈,又呒不学过画,勿要孩子脾气了!”

  小虎子呒不灰心,他早晨迎着太阳画,晚上点着油盏画,画了一张又一张。半年过去了,小虎子拿着一张画给爷看,爷看了一眼便说:“就是小脚有点象。”

  小虎子听爷说他画得有点象,浑身更来了劲,他仍象往常那样认真琢磨,刻苦习画。一转眼,半年就过去了,小虎子拿着张画又给爷看。爷看了看,说:“手是画象了,身体也有点象了。”

  小虎子心里象灌了蜜似的,更加用功了。光阴真快,勿觉又是半年,小虎子再把自己画的拿给爷看,他爷看了连连点头说:“除眼睛的眼神外,其他都象了。”

  开花要结果,造塔要结顶。小虎子狠下功夫,天天画睛。日日点睛。又过了半年,一日,小虎子拿着画象去见爷,爷仔细端详了一遍说:“象象,全象了,特别是眼睛更加有神。”

  可是,小虎子并勿以此为满足,继续苦练。二十岁时光,他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一定高度。那一年,南京建造一个大寺院,当家和尚请当时的高官大富捐款。可是,认捐呒不一个超过十万,勿料顾恺之认捐了百万。有人说他吹牛,他却勿以为然,只是专心致志在寺院雪白的墙上画了一幅女神像,就是呒不点睛。

  初一那天,许多高官大富都来看他点睛了。只见顾恺之登上高台,挥笔一点,那画象眼睛里顿时发出灵光,满堂生辉。那班有钱人个个跪倒,人人叩头,抢着许愿认捐。勿一会认捐薄上已写了上百万元。

  顾恺之从勿满足,越老越是严格认真。据说,他老年时画人物,从勿点睛。大家问他,他说:“哪可点睛?要是点了,人像勿但要说话,而且会从画上走下来呐!”

古代人物故事2:林则徐巧布尿壶阵

  传说林则徐奉命到广州禁烟,一举烧毁了英国鸦片数万箱,刹下洋人威风,大长中华民族志气。英国佬恼羞成怒,不甘罢休,不久即调集大批军舰炮船来围攻虎门,炮击沿海村庄,声言要我赔偿损失,否则要夷平粤海。当时英国皇家海军风靡五洲,洋枪洋炮更非清王朝所能匹敌。面对这样局势,朝野和战两派众说纷纭。为了稳定军心,提高士气,回答主和派,林则徐决心要来个初战告捷,给英帝国皇家海军一个下马威。

  话虽这么说,但真的要打他个英国佬丢盔卸甲,谈何容易!林则徐深知要取胜兵力强大的英军,只宜智取,不可强攻。这天,他亲赴虎门高地观察英军阵容后,回到行辕立即吩咐手下准备八百个尿壶,八百顶斗笠,五百箱黄蜂,三百个灯笼;众人不知钦差大人搞的是什么名堂,但听说是为了大破英军,自然不敢怠慢。没有多久时间,尿壶、斗笠、黄蜂、灯笼等一应准备完毕。林则徐吩咐将黄蜂分装于尿壶内,在尿壶口再用瓜络(即囊)塞住,这样,壶内黄蜂既不会蹩死,又不致飞掉。然后再将八百顶斗笠分别拴在尿壶耳上,接着林则徐又亲自到水军挑选三百骁勇善战军士,每人发一灯笼,嘱他们吃饱喝足,带上大刀长矛,分乘船只潜伏于海边英舰队炮船附近。一切布置完毕,八百个装满黄蜂、戴着斗笠的尿壶,分别纵横,三个一列,五个一组,晃晃荡荡地顺着水流淌向英船炮舰。

  这时正是广东八月气候炎热的时候,傍晚时分,英军个个光着身子、穿着短裤在甲板上乘凉。忽见一列头戴斗笠的“清军”从岸边游将过来,由于海浪荡漾,队形时时变幻,忽似长蛇,忽若金龙,时象猛虎驱羊……英将急忙吹哨子,士兵如临大敌,顾不得穿衣戴帽,忙提起洋枪拼命朝海面斗笠“砰!”“砰!”乱打一通;那陶制尿壶个个登时开花,闷在壶里的黄蜂蜂涌而起,就朝着有人的地方飞去……中国的黄蜂见惯汉人,这下乍见碧眼黄发赤毛的洋人觉得新鲜,更是倾力扑了过来,向着那光着身子的洋人猛刺死螫,疼得英国佬哇哇直叫,有的自打嘴巴,有的躺身翻滚,真是乱作一团。

  林则徐在岸边炮台上从望远镜中看到英军的一付狼狈相,喜不可言,立即下令燃起烽火,潜伏于岸边的清兵将士,一见火光信号,舢板小船犹如万箭离弦,直往英舰炮船冲杀而去。这三百名军士背刀持矛,头套灯笼(以防蜂螫)

  个个奋勇争先跃上军舰,见那洋人,远的矛刺,近的刀劈,那英军更是叫爹喊娘,岸上军民看得拍手叫好,欢呼声声,胜似海啸长鸣。

古代人物故事3:吴道子画“嘉陵”

  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因为安史之乱,曾一度逃往四川。后来回到长安,他十分想念流亡期间、途经千里嘉陵的一路风光。于是,他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着名画家吴道子,重返巴蜀,把千里嘉陵的奇丽风光,描绘出来。

  叫画家出门旅游写生,潜心作画,吴道子自然高兴。再说他前两年随皇上逃往四川的时候,一路上的嘉陵山水早在他心中酝酿多次了,只是当时兵荒马乱,颠沛流离,哪有心思作画?如今圣上有旨,这不正合他的心意吗?当下就叫人备鞍牵马,即日上路,他走秦川、翻秦岭,然后顺江而下。

  这天,吴道子来到秦陇襟带的咽喉,水陆两运的集散地一—白水江。这里,上有来自河州、狄道、秦州的马帮、驼队,下有来自重庆、合川、广元溯江而上的船只。街上几十家店铺,生意兴红,商贾如云,土特产堆集如山。在长安书斋的画家吴道子,猛一下见到这么多马帮、驼队、船只,人群中有高亢、浑厚的陇地口音,又有诙谐幽默的下江川腔;更叫人激动的是这条源于秦岭嘉陵谷的山溪,汇流到这里竟成为“江”;而千里嘉陵,又唯独上游这段“江”,水清碧蓝,故曰“白水江”,与下行三十华里相会的西牛江,水色截然不同。画家吴道子一时高兴,便走进一家酒铺,买了些酒吃,然后带上画笔,登高作画。

  上得山来,只见四周山势奇峻,峰峦突兀,崖石重叠,色调清晰,心中大喜,马上取出五色调盘,展绢作画。他运笔如行云,立意有诗境,画花花吐芯,画鸟鸟有声;山山岭岭,层林尽染,水泉江河,浪卷波滚。真是拈之即来,得心应手。半天功夫,“千里嘉陵山水图”首卷告成。吴道子是画家又是诗人,这会儿他胸中激情满怀,多年宿愿,今日得以施展,为此他兴奋不已,于是端起五色调盘,顺手一泼,脚下当即浮起一团五色祥云,久久纡绕于山,数月不散……

  画家完成了“千里嘉陵山水图”的巨幅长卷,回到长安,受到唐王及满朝文武的称赞。从此,便获得了“一代画仙”的美称。

  那五彩祥云笼罩的山上,天长日久,长出了一种“五花石”。这种石头,色彩柔美,光亮如玉,容易雕刻,造型最佳,下江川客专门买这种石头,运往四川进行加工。

  到宋朝,大文人苏轼就买得一件五花石雕成的案头玉器。雕刻工艺,十分精美,就其石质来说,也是别处少见之物。他问起这石头的来源,卖者告诉他:这是“仇池国”的五花石。

  苏轼一时诗兴大作,便写下了“仇池石”这篇着名诗篇。“仇池”是略阳古时候的称谓,苏轼说这石头“秀色如蛾绿,冷气压三伏。”石头不但质细,色柔,而且幽光闪闪,放在案头给人一种清凉爽快的感觉。能叫人兴奋的睡不着觉,再好看的东西也比不上它。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