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成语故事3个
时间:2021-08-13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常用的成语故事 巧取豪夺
宋朝著名的书画家米芾(fú),生活放荡不羁,装疯卖傻,人称米癫。他的书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据说,米芾喜欢收藏古代名贵字画,收藏的办法却常常采取欺骗手段。他只要打听到谁家有古代字画,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和原作一模一样,然后把摹本归还给人家,而自己留下真迹。有时把别人的古代书画珍本借来,经过精心临摹之后,故意把真迹和摹本混在一起,让别人选择。因为他临摹得十分逼真,别人常把摹本当真迹收下来。
米芾除了骗取别人的书画珍品外,还采取蛮横的手段去占有。有一次,米芾乘船时遇见了书画收藏者蔡攸(yōu)。蔡攸把自己收藏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给他看。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了,一定要用一幅画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竟以投河自尽相威胁。蔡攸无奈,只得同意交换。
对于米芾采取的这种骗取占有别人字画的不正当手段,当时的人就斥之为巧偷豪夺。苏轼在《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中也说: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晋朝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
巧取豪夺这一成语就是从巧偷豪夺演变来的。人们常用它来表示以巧妙的手段去骗取,用蛮横的手段去夺取。
常用的成语故事 如出一辙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威名显赫、功高盖世的著名将领,然而其中有不少人到了晚年却以失败而告终,这都是因为他们居功自傲和轻敌造成的。宋朝学者洪迈写过一篇读书随笔《名将晚谬(miù)》,举例分析了这一现象。
首先是关羽。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名猛将。当年他与袁绍作战时,于万军之中亲手杀死了袁绍的得力干将颜良、文丑。后来,关羽率军进攻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曹操派出于禁等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关羽水淹曹魏七军,活捉了于禁,名震天下,致使曹操都打算把都城迁离许昌,以避开关羽的锐气。可是,如此智勇双全的将领,却没有领悟到东吴吕蒙、陆逊的欺诈,竟然中了孙权的计谋,败走麦城,被东吴活捉,死在了孙权的手中。
还有一位是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王思政。当年他镇守玉壁,被东魏的高欢所包围。高欢的军队,营垒连绵四十多里,最终还是被王思政所打败。后来王思政迁至荆州,高欢又率大军前来进攻,双方对峙五十多天,最后又被王思政所击败。可是,后来他不听别人的建议,以致做了高澄的俘虏。
此外,洪迈还列举了北齐的慕容绍宗和南朝陈国的吴明彻作为例子。他感慨道: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成语如出一辙表示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辙,车轮碾轧的痕迹。
常用的成语故事 孺子可教
张良是西汉初期著名的谋士。他年轻的时候,曾计划刺杀秦始皇,刺杀计划失败以后,便隐居到下邳(在今江苏睢宁西北)。有一次,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走到张良前面,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去,然后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到桥下面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当张良把鞋子捡上来后,老人又对张良说:给我穿上。于是张良跪下又把鞋子给他穿上。老人笑着走了。走出老远,又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意思是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诲)!五天后一大早到桥上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一大清早就去了桥头,却看到老人已经在桥上了。老人责备道:和长者见面,怎么能迟到呢?老人叫他五天后再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到桥上去,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还是责备张良来迟了,让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桥上等,他等了好一会儿老人才来。老人可高兴了,于是就把一部《太公兵法》赠给他,让他认真学习。
张良得到兵书后像是得到了宝贝一样,回到家中日夜研究,苦苦地琢磨,终于成了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
后来人们就用孺子可教来赞扬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孺子,小孩子;教,教诲。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