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正襟危坐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11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正襟危坐即正其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正襟危坐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正襟危坐成语故事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西汉时,有一个叫司马季子的人,通天文地理,见识极高。他游学长安,以卖卜为生。有一天,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在一起谈论先王圣人之道术。贾谊说:“我常听说,古之圣人,不在朝廷为官,必然在卜医者的行列中。现在朝廷中的三公九卿我们都见过了,不知卜者中是否还有能人。于是,他们二人便来到市井的卜肆中。当时,刚下过雨,肆上人很少,司马季子正由三、四个弟子侍候着在那里谈天说地。宋忠和贾谊很恭敬地拜见了司马季子。司马季子请他们坐下之后,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语数千言,无不顺应天理。
宋忠和贾谊深为司马季子的博闻强记和表达才能所折服,二人揽其冠缨正其衣襟,恭敬严肃地说:“看先生之状貌,听先生之言辞,实在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我们接触了许多知名人物,没有一个比得上先生的,你为何要身居卜肆干此卑贱之事呢?”司马季子听罢捧腹大笑,说贤明的人是不和不肖之辈同流合污的。
归遗细君成语故事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宴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一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
汉武帝宰了几头牲口,准备把肉赐给他的随从吃。东方朔听了武帝这个命令,便不管别人,自己拔出剑来,劈了一大块拿回家去。看守这些肉的人,不敢阻止,只得将这事告诉给武帝。武帝心里不高兴,便叫东方朔来,问他:“你为什么不多等一会儿,等到叫你拿的时候再去拿呢?”东方朔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慌不忙地说:“你既然是赐给群臣的,而我又亲自听到了,还用得着叫我去领才去领吗?这算不得是无礼。我见了肉,不等别人来割,自己拔剑来劈,这才是壮士的本色啊!”汉帝和群臣听了都笑起来。东方朔接着说:“我把肉拿回家去,留给妻子来吃。这又充分表示我的爱。既不失礼,又有壮士的本色和感情,这没有什么不对吧?”汉武帝听了便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人们把“归遗细君”比喻赠送财物给别人。
白衣送酒成语故事
【出处】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他曾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生性最爱好饮酒。但隐居山乡,家境贫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亲朋故旧知道他的嗜好,有时便备办了酒菜请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尽兴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辞。他性格中的洒脱豪放,也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清晰可辨,秋风吹拂,飞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滴酒也没有。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来。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了一大坛酒。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友王弘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
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或咏重阳风物。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