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  日志大全

人生大哲理的经典小故事

时间:2021-08-30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智慧故事是认识精彩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启迪智慧人生的一把钥匙,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人生大哲理的经典小故事。

人生大哲理的经典小故事1:陇西鹦鹉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迹不详,只知其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禅僧,他问虎溪庵主:“请问和尚是什么地方人士?”

  虎溪庵主淡淡地回答:“陇西(甘肃)人。”

  禅僧又问:“听说陇西出产鹦鹉,真有这么回事吗?”

  虎溪庵主说:“是的。”

  禅僧看虎溪庵主有问必答,不由得生起轻慢之心,故意说:“鹦鹉禅,和尚会吗?”所谓的鹦鹉禅是指所言非亲证,只是拾取古人的言词,有如鹦鹉学舌。

  虎溪庵主听了既不生气也不辩解,当场学鹦鹉飞行。

  禅僧哈哈大笑,语带嘲讽地说:“好一只鹦鹉!”

  虎溪庵主又学鹦鹉叫了数声“呱呱”。

  顿时,禅僧听出了庵主的慈悲、智慧,不禁心生惭愧,这才知道庵主的功行不简单,当下顶礼谢罪。

  虎溪庵主问:“有悟吗?”

  禅僧低头无语。

  一个学养不足的人,听到人家对他有一点轻视,就忍耐不住,立刻反攻回去。而真正有修养的人,你嘲笑他、轻视他,他一点都不会介意。

  《四十二章经》有云:“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年轻的禅僧不知他遇到的是高人,虎溪庵主也将计就计,你说鹦鹉,他就飞翔;你来赞美,他就大叫,这还不够引导你触动另外的心吗?

人生大哲理的经典小故事2:让它自己飞

  美国大峡谷的一种兀鹰濒临灭绝。保护野生动物的专家爬上悬崖,抓走了几只小兀鹰。

  他们把小兀鹰们养大,让它们交配、孵化,在人工建造的大箱子里,制造各种自然界的现象,让它们去适应,再为它们编号,放回峡谷。

  有人批评他们在兀鹰已经很少的情况下,去偷小兀鹰,破坏了兀鹰的生态。

  有人批评他们“为德不卒”,把兀鹰放回险恶的自然环境中。

  “当兀鹰已经濒临灭绝时,我们不愿冒险,让那仅有的几只自生自灭,所以帮它们繁育。”野生动物专家说,“繁育不是豢养,只有让自然的回归自然,才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所以我们先养育它们,再放它们回去。”

  信天翁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它的两翼展开,可以达到3。6米。

  据说信天翁孵化出小鸟后,公鸟和母鸟会不停地喂食,可以把小鸟喂到几乎有双亲两倍的体重。

  然后有一天,大鸟突然振翅而去,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小鸟就这样不吃不喝,一直瘦到正常的体重,终于在饥渴难耐之下,从悬崖一跃腾空,展翅飞翔。

  送鱼的时候,别忘了送网;送米的时候,别忘了送谷子。

  拖着孩子走了半辈子的父母,可能继续被孩子拖累下半辈子。

人生大哲理的经典小故事3:明镜照向何处

  唐朝南岳怀让禅师的入室弟子有六大神驹,分别是南岳常浩、南岳智达、南岳坦然、潮州神照、扬州严峻和马祖道一。六祖惠能大师曾对怀让禅师说:“汝足下出一马驹,蹋杀天下人。”后来,马祖道一创丛林,以安置禅宗僧人,从此禅僧无须再寄居于律院。

  当年,怀让禅师对这六位弟子分别印可(佛家谓经印证而认可):常浩得眉,因为威仪俱足;智达得眼,因为善于抉择;坦然得耳,因为擅长听理;神照得鼻,因为懂得识别根尘虚妄;严峻得舌,因为辩才无碍;道一得心,因为深契佛法大义。

  怀让禅师曾向他们六人开示:“一切法皆从心生,既然心无所生,法便不能存在。若了达心地法门,所作一切自然无所障碍。若不是遇到上等根器(指人的本性),一开口便错。”

  有禅僧问:“如镜子铸像,像成了之后,那镜子还有功用吗?镜子里的像,会永远不变吗?”

  怀让禅师回答:“你小时候的相貌,经过了青年、老年,镜中的像不都有变化吗?”

  僧人不能意会,再问:“像成了以后,镜子还有功用吗?”

  怀让禅师无奈地说:“镜子虽然无相,但世间所有诸相,面对镜子,也无所不相。”

  玉泉神秀大师曾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吾人的心就是一面明镜,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随着心中的生灭、分别而转换。

  佛说:一切法,无不由心而起生灭。

  明镜的特点在于,你是什么长相,它当即反映本来面目,让你懂得无相,而镜子本身却平静不起分别。有相则显,无相则灭,世间万法缘起,生生灭灭,就如一面镜子,这也就是“心如明镜台”之谓了。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