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兴槽坊的传说
时间:2021-08-23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传说是地方百姓记忆构筑的当地历史,填补了因缺少史志记述而导致的区域历史的空白。励志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公兴槽坊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公兴槽坊的传说》
传说过去在城父国时,这一带没有井,人们煮饭烧汤要用水,都是从河塘里取,河水浑浊不清,其昧不佳。行人口渴,情愿多拿几文钱买碗酒喝,也不愿饮茶喝水。
村里有个张婆婆,在家门口挂个酒旗,摆张桌子,上而放了几只碗,卖酒度日月。
这天,有个面黄肌瘦的瘸腿和尚从张婆婆门口经过,望着酒坛发呆,久久没有离去。张婆婆看和尚那个样子,就舀了一碗酒递给他说:“师父,喝碗酒润润喉咙吧!”和尚连连摆手说:“婆婆,不,不,我身无分文!”张婆婆笑吟吟地说:“出家人靠施舍过日子,有啥钱呢?你喝吧,我分文不要。”
和尚大喜,接过酒一饮而尽,抹抹嘴,瘸着腿去了。
和尚在这里呆了三十天,一天来两次,张婆婆每次都舀酒给他喝,从没有烦燥过。和尚喝了酒,脸色渐渐由黄变红,身体也壮实起来。到三十一天早上,和尚背了一个镢头在张婆婆家的后园掘了一口井。和尚说:“婆婆,感谢你,我无物可赠,这口井给你!往后你卖酒就从井里取吧。”说罢,告辞了。张婆婆将信将疑,待和尚一走,她就舀碗井中水试试,果然甘美醇和,香气扑鼻。张婆婆乐得没鼻没眼的。从此,张婆婆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扩大了门面,又雇了人养猪,张婆婆成了老板娘。
两年后,那和尚又来了,张婆婆像接待贵客一样,笑嘻嘻的迎着。和尚走到井旁,问道:
“婆婆啊,这酒好吗?”张婆婆说:“好是好,就是没有酒糟,俺喂的猪没有食。”和尚听了,半晌无语,叹了口气,吟了一首诗:
天高不算高,
人心比天高!
井水当酒卖,
还嫌没有糟。
说罢,也不告辞一声,径直走了。从此,井水酒味消失,张婆婆家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渐渐门口冷清。不久,张婆婆也穷困潦倒病死。随后墙倒屋塌,杂草丛生遮盖了这口井。
二百年后,这里又住着一户人家,李婆婆和她的独生女个锦。姑娘长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真是如花似玉。可就是有眼不能看,是个瞎子。李婆婆为她东求医,西买药,就是治不好,娘俩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常言说:没眼的人苦黄连。个锦姑娘看不到小鸟飞翔,也不知道河水流淌,更不晓得彩霞似锦,心里愁苦得很,常常说什么自己不是什么“个锦”,而是“过(了)景”。
李婆婆为了治好女儿的眼睛,节衣缩食,积蓄财粮,攒了一些铜钱,正准备带女儿到外地去治眼。这天,个锦忽然听到门口扑通一声,如人倒地,忙喊道:“娘!快出去瞧瞧,有人跌倒啦!”
李婆婆走出门一看,是一个病得很厉害的瘸和尚,就把他扶进家,喂他水。等他醒来后又去请医抓药,过了一个月,把积蓄的钱都用光了,和尚的病也好了。期间,李婆婆母女俩未说过一句怠慢的话。
和尚临走对李婆婆说:“婆婆啊!我感谢你们母女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现深知你们家难处,就是姑娘没眼睛,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这里有城父国时留下的一口古井,我找给你们,用水酿酒,姑娘可以靠卖酒打发日子。”
说罢,就带着李婆婆去找古井。拨开杂草,露出井口,水质清澈透明,饮之微甜爽口。
李婆婆遵照和尚吩咐,就用井水酿酒,果然酒味浓醇,香气沁人。李婆婆酿酒,个锦卖酒,从不计较钱财。个锦因为卖酒,不愁日后生计,心情不像往日那样愁闷,加之饮了古井之水,请了医生医治,眼睛也逐渐能看见了。
李婆婆见女儿眼睛亮了,心里高兴,说:“儿啊,天赐这古井水,治好你的限睛,我们一家不能独吞。”
个锦说:“娘,你讲得对!”
于是娘俩就用酒钱在古井上盖了八角飞檐、四根赤柱的亭子。然后,招呼全村的人都来取水酿酒。村人公议,就起名为“公兴槽坊”。从此这里“一家饮酒千家醉,一户开镡十里香”。
两年后,和尚又到这里,李婆婆母女高兴得不得了。和尚问道:“占井水酿酒咋样?”母女俩欢欢喜喜地说:
“好,好,好的很!我们母女俩已经把古井交给全村人,开了‘公兴槽坊’,让大家都能得到师傅的恩惠。”
和尚一听很高兴,便又吟了一首诗:
天宽不算宽。
人心比天宽!
古并酿佳酿,
“公兴”福无边。
这样“公兴槽坊”便流传下来,明代万历年间又因进贡皇帝美酒而更加兴旺起来。今天的古井酒厂就是建立在“公兴槽坊”的旧址上。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