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  日志大全

中国古代故事有哪些

时间:2021-08-08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很多人对中国古代历史兴趣,却又不知道中国古代故事有哪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有哪些 1

  性情皇帝唐玄宗进入古代娱乐圈儿,对于众多戏子而言,实在是个不小的鼓励。唐玄宗在“梨园”戏班,非常喜欢扮演“丑角”,剧中凡有“丑角”可演,无论角色大小,唐玄宗总是演得很认真。因他是一国之君,登台演出且扮演丑角,有失帝仪君威,于是在演出时,他特意在脸部挂上一小块白玉片儿遮面。后来丑角艺人在演戏时,就效法唐玄宗,在脸上涂出一个类似白玉片的白粉块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脸谱。

  因为唐玄宗爱演丑角,丑角便成了旧戏班中的“特权阶层”。旧戏班里装有黄蟒、官衣、道袍、王帽、凤冠、九龙冠、圣旨、尚方宝剑等道具的箱子,是不能随便坐的,唯有丑角演员敢坐。在赶庙会唱戏时,戏班子先要敬“神”,大家都要磕头跪拜,但是丑角演员,无论年龄大小,资历高低,都可以不鞠躬、不作揖、不磕头。这些规矩,皆因唐玄宗的缘故。

中国古代故事有哪些 2

  民间认为乾陵的陵址是由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择定的,但民间关于乾陵的选址问题不只一种说法,还有一种传言刚好相反——这块风水宝地是由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定,袁天罡反对。

  乾陵所在的梁山因地貌酷似女性的一双美礼,当地人又称“奶头山”。此山近看奇伟,远观则低平,袁天罡认为阴气太重,弄不好李家的龙脉会让一个女人所伤,坏掉大唐的千秋好事。袁天罡的理由似乎很充分,梁山在九峻山的西面,而大唐的龙脉在其东,他认为已葬入李世民的昭陵所在的九峻山为大唐龙首。按堪舆术中的风水位序说和传统的封建葬制,儿子李治应该葬在老子的下首,从下方的金粟山、嵯峨山、尧山一带择选。

  长孙无忌和李淳风称是万年吉壤,袁天罡的意思则是“葬不宜”,面对截然相反的说法,李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昭仪武则天听说后心中窃喜,袁天罡曾算过有武姓女人要侵犯大唐,据说李治为此杀了不少武姓之人。更玄乎的是,袁当年曾给冒充男孩的武则天看过面相,称“若为女,当为天下主”。梁山风水格局不正好暗预她的命象?于是力劝李治不要犹豫,听舅舅长孙无忌的话没错,梁山陵址就这么定下来了。袁天罡知道皇帝的金口玉言难再收回,当时长叹“代唐者,必武昭仪”,此后果然应验。

  但对袁天罡的分析,长孙无忌心里也犯嘀咕,陵寝建成后从名字上找点平衡。时有大臣建议陵名定为“承陵”,取承继父亲李世民昭陵龙脉之意。长孙无忌则根据梁山位于西北,易理上属“乾”特征建议叫“乾陵”。不是说梁山阴气重吗,乾属阳,为上;坤位下,属阴,卦义为顺——“阴阳相合定乾坤”,李治心中方释然,乾陵名定。

  很明显,上述民间关于乾陵择址上的传说是一种附会。仅以陵号来说,就不可信。实际上,乾陵的名称是根据李治死后的谥号而来,由武则天钦定。李治谥号“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乾陵中的“乾”,取谥号中“天”之意;《周易》中,乾卦为“天”卦,各爻取龙为象。另外,武则天死后谥“则天顺(大)圣皇后”(“武则天”一名由此而来),也有一个“天”字,定名乾陵合正理。

  李治初即位是颇有一番雄心的,但他后来患了头晕症,“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只好让聪明能干的武则天助理各项事务,权力欲极强的武则天借机控制朝政,形成朝中“二圣”局面。

  重启乾陵地宫“乱”了大唐龙脉?

  67岁那年,武则天如意当上了皇帝,但之后乱上加“乱”,广蓄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这些面首(情人),野史称后宫“面首三千”。最不敢恭维的是,李世民李治父子同玩武则天一个女人,武则天更风流,与女儿太平公主一起,母女共享一个男人薛怀义。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的绝版景观吧。

  但这些只能算是武则天的生活问题,并不算严重,风水先生认为她真正坏事的“乱”,是动了大唐的龙脉,坏在风水!除了上面说的择址在李世民的昭陵西侧,“风水位序”错乱外,还因为在李治入葬20xx年后,重启乾陵地宫一事。根据封建帝王丧葬规制,皇后先死,皇帝可以开启地宫归葬;而如果皇帝先死,则将地宫封死,以后别人再不得扰动,即“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只能在陵附近择址另建。可“位卑”的武则天要“乱”就乱到底,“乱”到要害上:偏偏要掘陵“归陵”。

  当了20xx年皇帝的武则天病死于洛阳,终年82岁(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高寿皇帝之一)。她自知篡位罪过深重,临终遗嘱,“袝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顺)圣皇后。”次年5月,由李显亲自护送梓棺回长安,三个月后与李治合葬乾陵。说来也怪,武则天这么一“归葬”,问题真出来了。虽然之后出现了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开元盛世”,但大唐的国运就此埋下了祸害,社会矛盾加深,风波不断。

  大唐王朝自公元620xx年李渊受隋禅,至公元920xx年最后一位皇帝昭宣帝李枧禅于梁王朱全忠,共传20帝,历289年:包括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的20xx年时间。此后,中国历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大分裂时期,即“五代十国”。李家陵寝的龙脉受伤,导致大唐国运衰败,矛头首先指向武则天的乾陵。

  除了乾陵影响了大唐国运外,后期陵寝屡遭破坏,也让李家的风水宝地泄了王气,加速了大唐的灭亡。

  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真有那么神吗,让大唐国运受伤?如果说风水位序乱了,那李世民将他父亲、开国皇帝李渊的献陵选择在泾水之东(昭陵下首)又怎么解释?不是风水被破坏加速了大唐的衰败,而是大唐导致了帝陵遭盔,这才风水不好,根本原因是封建帝王和社会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实际上,风水又算何物?乾陵坏了大唐国运不过是附会之说!

中国古代故事有哪些 3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

  此时,包拯39岁。老大不小的年纪,却是第一次入仕。距离他本人即将获得的著名“青天”称号并不遥远,但距离他当上开封市长、名副其实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却还有20xx年。

  溅了皇帝一脸唾沫

  包拯有个幸福的童年——这一点又和传说不一样,父母双全,备受宠爱。在官宦世家长大的他,倒很有上进心,29岁中了进士。然而,为侍奉渐渐老迈的双亲,包拯拒绝出去做官,在家一呆20xx年,直至父母病逝、守孝完毕。

  所以,他在北宋官场上一露面已是中年,但举止全然是个“愤青”。

  在仕途第二站广东肇庆一一彼时还叫端州,大名鼎鼎的端砚就是它的创收项目。不过,在官僚盘剥下,打着“进贡”旗号的端砚,十有八九成了行贿受贿的拳头产品,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没有几方,更别说拿到市场上成交了。

  包拯一来,就下令端砚定额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走一方端砚。“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3年后包拯就调入开封。这是自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是一个士大夫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汉唐时期的“贵族社会”已经完全转变为“文官社会”,不少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在朝堂上和皇帝正面交锋。更有甚者,觉得二个人单挑皇帝不过瘾,就约齐一帮同事,展开围攻皇帝的汹汹舌战。而包拯嘛,就算不是个中翘楚,起码也是让宋仁宗相当头疼的“牛皮糖”,其主攻方向还是最敏感的人事问题。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坐着“直升飞机”一路飙升。除了是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创下了绝无仅有的记录。

  一千大臣为此吵闹不休,集体开足马力,要求皇帝撤张尧佐的职。争论达到高潮时,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仁宗气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回到后宫对张贵妃发脾气:“你只知道让他官升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现在的御史中丞是包拯!”

  在宋仁宗的偏袒下,弹劾工作并不顺利。围绕老张的人事任命,包拯等人和皇帝陷入了一场持久战,老张就在战争里上上下下地浮动一一弹劾风头最盛时他地位稍低,风头过后又迅速攀升。直到老张不久后死了,整场战役才算正式结束。

  此后,二弹郭承佑、七弹王逵……“牛皮糖”包拯树立起了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庆历新政”的两份奏章

  范仲淹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掀起“庆历新政”的高潮时,包拯还是一个刚刚从地方调进中央的“小菜鸟”。

  对范仲淹改革,是支持还是反对?朝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党争”: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把包拯从端州拉到监察御史位子上的,是保守派的王拱臣。王拱臣的举荐,很可能是为了给保守阵营充充数、壮壮胆,并不指望这个年纪一大把的“新秀”还能在挤垮改革派上有何贡献。

  然而,这场改革以吏治为第一目标,恰恰与包拯的政治关怀不谋而合。他盯上了“按察使”这是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范仲淹向各地派出按察使,专门监督地方官吏。按察使一句话,就能决定地方官是上中央、还是下监狱,正所谓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包拯的奏章,一针见血来势汹汹,《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

  立刻,关于“按察使”是否加重了吏治腐败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宋仁宗开始意识到,改革派官员也不是一潭清水,同样有人浑水摸鱼。

  “小菜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扳倒改革派的作用,保守派大臣喜出望外,以为包拯可以为自己所用了。但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们大跌眼镜。

  1045年新春,范仲淹罢相离京,新政失败,保守派弹冠相庆。谁料这当口上,包拯一篇《请依旧考试奏荫子弟》,洋洋洒洒,大谈范仲淹用考试选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应该维持下去。

  如此堂而皇之地对已经否决的一项政策进行肯定,保守派们瞠目结舌:此人犯浑吗?

  殊不知,在包拯的眼里,没有派系,只有公理;没有党争,只有实情。

  6年后,官升知谏院的包拯,显然早把范仲淹改革的倒霉下场忘了个一干二净。他向宋仁宗交了一篇著名的奏章《七事》一一区别奸忠、不信朋党、信用贤能、治奸妄之人、用人不疑、访才用贤、启用贬逐之臣一一赫然与“庆历新政”如出一辙。

  群臣这下明白了:包拯,就是个实话实说的官场异类。

  当包拯弹劾宋庠时,没人觉得惊诧了。宋庠文采风流,做宰相7年,一没贪赃枉法,二没苛政暴政,三没道德败坏,实在无错可挑。但是包拯说,无错,是因为你没干事;国之重臣,毫无建树,就是“尸位素餐”,当然应该弹劾。

  他的措辞或许激烈,但他的眼光实在透彻。

  从开封府到财政部

  1057年阳春三月,59岁的包拯终于来到了开封府。他第一个举措,是改革诉讼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状,得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案件。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讹诈百姓。包拯二话没说,裁撤门牌司,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办案官员,顿时民心大悦,“开封有个包青天!”

  事实上,包拯在开封市长任上,只做了不到两年。61岁的他,接到仁宗又一项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国家财政。

  在这个位子上,包拯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变“利率”为“和市”。当时,朝廷向百姓征用过度。包拯说,进贡物品也是商品,朝廷要按照一定价格,在“和市”上向百姓购买。至于急需物资,那就跟富翁们要吧。

  事出凑巧,包拯主管财政这两年,江淮、两浙灾荒不断。北宋时期,朝廷收税,只要现金,不要实物。于是人们得把粮食卖给官府“折变”为现金,官吏们趁机压低粮价。平时还好,灾荒之年就民不聊生。包拯充分发挥“牛皮糖”特点,一口气上了四道奏章,“请免江淮、两浙折变”。

  经济改革的成效,让皇帝愈发信赖包拯。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职),成为中枢重臣。但63岁的包拯已是风烛残年。欧阳修说,包拯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样的至情至性,消耗了他的生命。尽管还有很多他看不惯、希望改的事情,但他已无能为力。

  宋仁宗亲自到了包拯家里,探视病情。这是君臣俩的最后一面。1062年5月,包拯病逝于开封,举国哀恸。

  千年以后,我们回首包拯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仕途其实很平淡。他没有砍过负心的驸马,身边没有英姿飒爽的七侠五义,更没发明过三口威风的铡刀,甚至没有一张黑脸和一个月牙胎记。也许你要问,他干过些什么?

  他带人挖过井,给人免过税,他关心开封的建设,也关心宋朝的外交出使辽国。不过,他干得最得心应手的,是就事论事给仁宗写报告。有时弹劾人,有时出主意,偶尔耍脾气。说他是“谏臣”并不完全,他更多的是个埋头苦干的良臣。一点一滴,将他的改革进行到底。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