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课题素材
时间:2021-07-21 00:00:00 分类:日志大全
民间故事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中国走过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农耕时代,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民间故事课题素材。
民间故事课题素材1:地主的故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豫南x县城城墙下的破庙里,住着一群流浪儿,其中有个约七八岁的小孩子,老是跟在这群孩子的后面跑来跑去,孩子们都叫他小顺。
小顺是个讨饭的孩子,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几乎没有人不认得他,那是因为他多年要饭,走熟了县城的角角落落。他不爱说话,是个孤儿,从不像有的要饭娃儿那样刁钻、无赖,因为他稳重、诚实,大家都可怜这小小的男孩儿,对他也就客气了许多。天长日久,就连许多人家的狗,见了他都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不想起来,象征性的吠上两声就又眯上了眼睛。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小顺渐渐的长大了。这天,他来到了菜市旁的裁缝铺前,老裁缝王掌柜说:“孩子,今天没剩饭,只有昨天的半块硬烧饼,你吃吗?”小顺点点头,接过烧饼道了谢转身就要走。
“你回来,孩子!”
“啥事?掌柜的?”
“你今年有十岁了吧?年龄不小了,再要饭别人会笑话的,你愿意到我家跟我学徒吗?”王掌柜笑着问。
小顺怔了一下,“真的?那……我愿意!”
就这样,小顺就跟了王掌柜。换了衣服,理了发,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学徒。
“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学徒是件很苦的事,每天要早起、晚睡、吃剩饭、抱孩子、倒尿壶、洗屎布……,一家的杂活都是徒弟的,挨打、受气也是家常便饭,许多人忍受不了而逃跑。可小顺没有,他把裁缝铺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王掌柜两口子当成了父母亲来侍奉,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他孝顺、勤奋、懂事,自然没有人外待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因此他倍感温暖。
要说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只一个“勤”字就弥补了他所有的不足,眼勤,勤看勤学;手勤,爱干活,手脚麻利;腿勤,呼之即来,干啥都跑得快;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老板娘总是喜滋滋的看着他,只恨不是亲生的,就和王掌柜商量,想收小顺为义子。掌柜说:“这事我早想过了,咱已有两个儿子,再收小顺合适吗?再说‘师徒如父子’,和自己的儿子也差不多,我看就算了吧。”从此,两口子就把小顺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疼他爱他,毫不保留的把手艺教给他。
转眼两年过去了,一天,王掌柜准备到武汉去,想再买一台缝纫机和一些配件,有些不放心的对小顺说:“我大约得三天才能回来,你能看的住铺面吗?当然,你只接活,记清尺寸就行了,敢吗?”
“ 哪有什么不敢的,接活记清名字、地址、尺寸,有事问师娘行吗?”
“ 好!千万谨慎小心,别惹事,看好铺子!”
因事情耽搁,王掌柜直到第七天才坐上回家的轮船,心里那个急呀!惦记着家里的铺子,小顺还太小,真怕出点儿啥事,望着那浑浊的江水,直恨轮船跑得慢。天亮下船,雇了头毛驴,急匆匆的往家赶。
进得县城,拐过两条街,远远看见自家的铺子开着,悬着的心才安稳了些。到得门前,急唤小顺,那小顺见是师傅,高兴地一边对后院大喊:“师傅回来了!”一边蹦出来接应。师娘也慌慌张张跑了出来。
正当这时,邻居李二嫂领着小女儿风风火火跑了来,还真把王掌柜吓了一跳。
“看看!这是恁家小顺给做的,”她一边扯着女儿,一边拉着女儿的上衣让王掌柜看,“看这衣服做的,咋这么合身、这么漂亮,这小顺才多大个孩子啊!就这么有本事!”这连声的夸奖才让王掌柜放下了心。
“王掌柜,您真有眼力啊!有这么好个孩子给你做徒弟!真懂事儿,没要我一分钱啊,谢谢您……”。
王掌柜没说话,两眼闪着慈祥的光,赞许的看着小顺。待到晚上看了收活儿的记录,心里更是一惊:这孩子啥时候学会了写字?尽管写的还差了些,不太端正……可能是跟自己的儿子学的?这孩子!……
裁缝铺的生意渐渐的越来越好,王掌柜家的日子也慢慢的宽裕起来。两个儿子都进了外地的洋学堂,老板娘也轻快了许多,时常到前面帮忙,几年下来,竟在乡下置了十多亩地,成了名符其实的殷实人家。小顺也已长成人高马大的小伙子,能独当一面的裁缝师傅。只是时局越来越乱,军阀混战,政权更迭,老百姓难得几分安宁,常弄得王掌柜眉头紧锁。
民间故事课题素材2:张武举
光绪年间,昌黎县岳营出了个武举,名叫张恩。
这个人,小时候是个苦孩子,给一家财主扛小活。东家每天都练文习武,张恩做些牵马坠镫的事,也偷着学了三招两式。
这一年,东家带着他出去赶考,东家在比试跑马射箭,三箭射个一箭没一箭。他对东家说:“我这样的能上趟子试试吗?”“咋不能!”张恩报名上场,跑马三箭中了一箭,结果考了个武学。回来后,东家对他说:“你有了功名,大小也算个人物了,我不能用你当伙计了,回家吧!”
张恩知道回去没有活路,就苦苦哀求东家把他留下。东家没辙,只得留下他,让他陪伴自个儿习武。
过了一年,东家又带着他赶考,东家费了九牛二虎劲儿考了个武学,张恩挺容易地就考了个武举。功名大了,东家真的不敢用他了,赏给他几个钱,打发走了。张恩没有回家,去了锦州,给一家粮米店当小伙计。他没有说出自个儿武举的身份,跑里跑外挺勤快。
这一年,粮米店贪了人命官司,一个人吊死在粮米店门口。衙门天天催人到堂,掌柜的们你推我让,都不愿出堂。张恩言谈话语中,很是瞧不起掌柜的们。话传到掌柜的们的耳朵里,就找到他,问他敢不敢出堂。他说敢,可是得绘他买身前后带“补丁”的官服。掌柜的们尥蹶子一般跑到估衣店买了身旧官服,让张恩穿好。张恩把悬挂在梁上的包袱取下来,吹去上面的尘土,解开,取出自个儿武举功名的蓝顶帽子,端端正正地戴上,去了官府。府官听说来了个武举,忙列队迎出来,让进大堂,给了个上座。张恩说起粮米店人命案事:“这是赖皮子官司,没打没骂,又没人去逼他,他死和粮米店有啥关系?”府官见武举出头,又听张恩的话也有点道理,就了结了这场官司,判了个粮米店无罪。
张恩万没想到这功名还真顶用。粮米店老板和掌柜的们也挺感激他,就给他挂了个三厘份的空份儿的掌柜。打那以后,他越来越有钱了,开始在家置买田产,成了当地富户。
民间故事课题素材3:顾御史的传说
自明宣宗继位直至明末,太康县计算地亩,有大亩小亩之分。小亩,一亩是一亩;大亩,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这事咋回事哩?追根究底,还得从顾御史进萝卜说起。 宣德年间,朱瞻基这个昏庸无能、只会享乐而不管天下百姓死活的皇帝,在一天早朝时,他一不讲国家大事,二不问民间疾苦,却只问群臣的家乡都有些啥土特产。文武百官为了讨得万岁的欢心,七嘴八舌,都争着说本地出产的稀罕物,唯有顾御史不言不语。因为他当过皇帝的老师,天子对他十分尊重,是当朝元老级的重臣,不好与别人争抢。等人家都说完了,皇上就问他的家乡有啥特产。顾佐想到家乡连年遭灾,加上徭役赋税,百姓们啼饥号寒,卖儿卖女,皇上却如此享乐腐化,心里非常窝火,可又不敢当面顶撞,就只好说:“我们太康盛产大萝卜。”万岁说:“大萝卜也好,到时拿来给朕看看吧。”
又一日早晨,按照规定,文武百官都拿来了家乡的特产,让皇上过目。皇上看到各地的珍品奇物,很是欢喜。有个家住杞县的官员,实在没啥可进,就带了个十八斤的大萝卜献给圣上。皇帝看后,突然想起顾御史也要献什么大萝卜,就直接点名询问。顾佐见问,就不慌不忙地从袍袖里拿出一个二两重、干瘪瘪的小萝卜,双手奉上。皇帝一见,很不高兴地说:“老师,你说你们太康县盛产大萝卜,为啥你拿的恁小哇?”顾佐说:“我只说俺县的萝卜就够大的啦,谁知道人家比俺的还大。就这,在俺县还是最大的萝卜哩。唉!太康县都是些硝碱薄地,看起来几亩也顶不了人家一亩哇!”皇上说:“你看几亩能顶人家一亩哩?”顾佐说:“三亩能顶人家一亩就不赖了。”皇上有点嘲讽地说:“哪能正好三亩顶一亩哩,二亩八分五厘顶一亩就不中吗?”顾佐一听,慌忙跪倒,连声说道:“中中中,谢主隆恩!遵圣谕,太康县的土地就按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啦!”皇上说的本来是句玩笑话,不料顾佐却已磕头谢恩,天子说话,金口玉言,当着满朝文武,不便改口,只得将错就错。从此,太康县百姓的皇粮税款,都按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交纳。
了正统年间,朝廷兴下一条规矩:凡庄户人家,几户就得养一匹军马,只许养,不许使,病了你治,死了你赔。人称“义马”。那时候顾御史已经告老还乡。他看到家乡连年饥荒,百姓们穷得连牛驴都养不起,咋能养得起这“义马”呢?黎民百姓对这事真是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顾佐心中不平,为此专程赶到北京,面见天子。
皇上宣他上殿,见面就问:“老师不在家颐养天年,来到京都有何要事呀?”顾佐说:“启奏万岁,臣看到分养义马的行文以后,就匆匆赶来,奏明圣上,太康县不能养义马呀!”皇上问道:“各州府都能喂养,太康县为何不能呀?”顾佐说:“太康县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杂草丛生,蚊子很大,是万万不能养义马的。”皇帝说:“蚊子再大,还能将马咬死不成?”顾佐说:“我们和那里蚊子实在厉害,万岁要是不信,今天我特意带来两只,你一看就知道了。”说着,他从袍袖里拿出两只“知了子”,又说,万岁当心,千万别让它咬住了!”说罢他一伸手,“吱”地一声,飞了出来,爬在滚龙柱上,又“吱”地一声,两个知了子一起飞出了金銮殿。
皇上一见,大吃一惊,连声说道:“哎呀,这蚊子真大,厉害,厉害呀!赶快把太康的义马免了。”顾佐赶紧磕头谢恩。因此,太康的百姓不养义马。
太康县虽被免去了饲养“义马”,但顾佐看到家乡的苛捐杂税还是太重,黎民百姓的生活仍然很苦,心里不是个味儿,就又想出了个点子,在县城顾街盖了座小楼,楼上木料只用椽子、檩条,不使屋梁,取名“望京楼”。
没过多久,皇帝出巡路过太康,顺便看望他的老师顾佐。顾御史就领着圣上把他的“望京楼”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然后在楼内落坐。顾佐说:“万岁,我虽告老还乡,远离京都,还是念念不忘圣上的隆恩,为了解除思念万岁之苦,所以才盖了这座‘望京楼’,聊以自慰。万岁,你看这楼盖得如何呀?”皇帝心里本来想说:“好是好,就是没有梁”这句话,谁知话到嘴边,又想起了自己说的“二亩八分五厘算一亩”那句话,就上了老师的当,这次如果话一出口,说:“没有梁(与粮同音)”,他再一谢恩,太康就得免粮,还得上他的当。于是就改口说:“好是好,就是少根横棍儿!”
这次顾御史为太康百姓免粮的心愿虽然未能实现,这座无梁楼却因此远近闻名,被保存了五百多年。可惜此楼到一九六六年九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当作“四旧”扒掉了。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