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生  读后感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时间:2020-12-04 17:11:32 分类:读后感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一)

  近年来,我一直在宣传一种观点,中国搞市场经济在技术上对资本主义的经验有借鉴,但作为制度道路的选择不能简单理解为是学西方的,更不能认为是西化。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从古代传统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古代传统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并不首先产生于西方,却是在东方古国——中国。这两天我又一次认真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对上述观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史学家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明确批判了“重农耕轻商贾”、“重本抑末”的落后经济思想,主张“农工商虞”并重,提倡发展商品生产,鼓励商品交换。单“货殖”(而不是“物殖”)二字就再清楚不过地体现了他的这个思想。史太公说:我们国家资源雄厚,物产丰盛,这是人们的生活源泉。“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他说:人们利用市场规律低进高出,以求盈利谋生,各自努力经营本业,发展社会经济。他还引用《周书》的话,说明为繁荣经济就要鼓励分业经营。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吃的、穿的、用的——老玺注)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他总结介绍了越王勾践用范蠡等人的计策,凭借物价、税收等经济杠杆调节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成功的经验。史太公还精辟论述了经济与政治、与道德、与民风的关系。说:“仓廪实而佑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他还说,富人也好,穷人也好,他们营商出于私利,但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使社会经济发展了,这应当看作是贡献。不是常说“发展是硬道理嘛!”所以,他主张政府对商品经济的态度应当是:“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就是说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加以教育。再其次是用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其规范化。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此外,《货殖列传》通过总结经济事业发达地区和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业绩与经验,论述了大量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运行法则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诸如开发利用资源,提倡产业分工,以及商品经营、商业营销方式与策略等有极高理论价值的思想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还需要说明一点,这些思想比西方世界最早期的经济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还要早一千多年。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市场经济体制获得迅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局限性,又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不可克服的前进障碍与困难。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三十多年前起实行改革开放,摒弃了计划经济模式,走上市场经济轨道,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尽管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还不很完善,但已经成功地运用市场经济机制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典范。现在,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建设上,都面临着许多同样的矛盾和问题,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尤其是新的市场经济制度、法规和市场运行秩序的建设。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二)

  关注某个遇到困难的行业很久了,问了几个业内人士对于未来的看法,大家都说看不清。凌通基本上认为一个过分困难的行业未来好转的确定性极大,虽然现在看不出来。我们一直在思考是等有明确的好转迹象时再参与,还是在没有好转迹象时就参与!一直苦思。

  最近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读后凌通更强烈地认为危机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而且不需要为它的好转未来找一个具体的理由,由于它处于极端的低迷中,就是它复苏和好转的理由,这一思想是在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之后产生的强烈感受。

  史记中记录了古代两大着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的商业理论和商业活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不要寻求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一旦有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实际股票就没有买入价值了,一旦有上涨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不要抛售了,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机会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体利多的困难阶段下手。同时要理解相信价格的变化总是向反方向变的,上涨总会转化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会转化为上涨!

  我们如果在完全看不到利多的情况下,在大家都疯狂抛出的情况下买入,一定能买到极好的价格,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利多和上涨的消息,所以买入后就不可能形成快速的上涨,寻求买入后马上上涨,永远不可能买到好价格,甚至永远也不能挣钱,俗话说的好,财不入急门。在大家都疯狂抛出的情况下买入,在人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买入之后,一定不会很快上涨。买入之后,必定经过一个时间的推移,因为变化是需要时间的!为了明天的上涨而买入,这不客观,明天与今天的时间差太短,这中间没有出现较大积极变化的可能,任何一个积极的变化,总是要跨越较长的时间。

  在这点上,古代商业家计然和白圭分别提供了更伟大的思想,计然指出:天旱资舟,天涝资车(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才是商业和经营的规律。在古代商业家的眼里,所有的商业行动都是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准备,等待时间的推移,实现收益。白圭则提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两位商业家都不为明天操心,他们的商业行为都不是为明天挣钱做准备,而是为更长久的未来做的准备。

  计然和白圭认为经商一定要利用,“时用”关系,“时用”关系指的是,人们需要某个商品的时间和这个商品处于充足的时间不是同一时间,东西多时大家往往不需要,价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时东西往往不足,商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在供给充足价格下跌是买入,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会出现东西少,大家又要用,价格高的情况,这时商人就卖出。凌通认为“时用”变化其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时间或空间商品的供需关系不一样,从而导致价格不一样,来获取利益。在两位大商业家眼里,价差是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差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价差之母。

  在一个极端的困境中,极端的抛售中,采取人弃我取的策略,然后等待时间的推移,创造出新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自然会挣钱。不要试图在某个低价买入后,次日就获利,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么具体的利多才买入,那是已经晚了。在极端的困难和极端的悲观,极端的抛售和极端的利空情况发生时,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时间逐步推移之后利多自然会出现。根本就不需要投资人去寻找、去发现、去预测什么利多,只需要投资人等待!

  这是商业和投资的基本规律也是凌通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之后的心得!

热门文章

重点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