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名人访谈录_成功人士访谈节目记录
时间:2022-06-07 00:00:00 分类:励志故事
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也有很多关于励志名人的访谈节目都非常引人入胜,那么励志名人访谈录都有哪些呢?以下是blanche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励志名人访谈录,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名人访谈录1:雷军《遇见大咖》访谈录
——回应飞猪理论谈创业经验
谈行业竞争
雷军: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成了中国第一,每一个同行的发布会都要踩我们几脚,而且当我们成为目标以后竞争又很激烈,所以我们好像成为了一个防守者。我原来是一个追赶者,是个颠覆者是个挑战者,今天我怎么突然莫名其妙变成一个防御者,这个心态让我有点没有转换过来。
央视:你周围的朋友他们还是很多会用iPhone,他们会不好意思吗,会想把手机藏起来吗?
雷军:我觉得应该来说的话这也是所有国产手机同行共同努力的目标,我觉得我们得正视一点,苹果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比较领先的。所以我觉得整个国内产业在跟全球竞争的过程之中我觉得我们还得承认差距,面对差距,怎么赶超。我相信我们应该越来越接近,我们应该比的是我们进步。
谈粉丝模式
粉丝经济模式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当央视问雷军,这容易复制吗?雷军回答:不容易复制。
央视:周鸿?他们也都在讲用户体验,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雷军:其实粉丝模式跟互联网谈的用户体验的差别在一个强调数量,你看互联网动辄就强调我有多少多少亿的用户。我们谈的是热爱,我们谈的是爱。所以这是两种,其实有本质的差别。
回应飞猪理论
飞猪理论是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的一句话: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这句话旋即成为创投圈流行语,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最重要注脚之一,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积极寻找风口,大家都希望成为下一个“飞猪”。(80后励志网注释)
雷军:我终于有一个解释的机会,因为那个飞猪理论是我提的,最近引成了批驳的焦点。说我是机会主义,这个可能大家对整个,我讲这句话的背景不了解。
任何人成功在任何的领域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苦练,如果没有基本功,谈飞猪的话那真的是机会主义者。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止练了一万个小时,可能练了十万个小时以上。
如果是大学一年级,我建议你首先把英文学好。真的觉得很遗憾的事情,我英文水平比较差,搞得我母校因此蒙羞。我看网友评论说我们武汉大学的英语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只有我一个人英语很差,除我以外武汉大学的校友英文都很好。
创业还是一个挺辛苦的活,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么好的办公室都有点不敢想象。反正我坐在这里很梦幻的感觉,在这么梦幻的条件下创业,是不是更有创意我不知道。
不会说不
央视:上次采访李彦宏的时候我说你很喜欢坐在电脑面前,不太喜欢坐在人的面前,他说是这样。
雷军:其实这一点我还挺羡慕李彦宏的,因为大家都认为李彦宏不擅长跟人打交道,他就可以不做,也没有人指责。大家都觉得雷军的亲和度很好,你看你能不能来一下,比如今天上午我正在开一个电话董事会,我们负责人跟我敲门说,哪个区域的领导来了你能不能出来打个招呼?你只要一打招呼就是半个小时。
因为不去,第一客人觉得不高兴,我们负责的主管这些领导也觉得我不支持他们工作,可是我要支持,你知道我每个星期都有三、四拨,所以其实在中国做企业非常非常的累。
我小学同学来北京跟你打个电话见十分钟,你说没空,来了肯定不是十分钟是吧,而且他之前没有排在你时间表上,他现在临时找你,你每天有十个会你想怎么插吧。如果真的打个招呼OK,他都来你办公室了你说真的只坐十分钟,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央视:那是不是现在小学同学见不了你了吧到北京来,能见吗?
雷军:我觉得如果提前约的我还是会见,这就是我的缺点了。
央视:就是不会说不。
雷军:对,我有时候很难说不的一个人,因为我不愿意让大家不开心,这是我性格的缺点,我知道这件事我不应该答应,但是我有时候实在拉不下面子,所以我这样的性格就会导致我在今天这个位子上就会非常的累。
寻找风口
雷军:就是我出道也是很早的,我1989年就出道了。跟我熟的朋友就觉得,你看雷军这么拼命也就干的这个样,本质上雷军也不行,战略能力差了一点。
我很不服气,我觉得我绝对不笨,我觉得你们都做互联网,我做软件好酷啊。你想我们坚持了那么多年,到后来你发现微软也落后了,所以话说回来就是如果像我这样的人,不坚持不行,太坚持也不行。
所以我就到了40岁我做小米之前,我至少悟透了成功的关键,我觉得聪明的人,勤奋的人这个世界上多了去了,这是成功的前置条件。有这些不保证你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你要找到那个风口。
低调是再创业成功的基石
雷军说,他说他退休的那3、4年时间里面我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我没有把自己放在成功者(的位置上)。比如说不要司机了,没有秘书,没有办公室,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双肩包,有车也不开。
雷军:我做到了。你想一个初创型的老板天天头等舱,五星级套房,你仔细想你给公司带来的文化就一定不是创业文化,那就是富二代,富二代我们就拿钱砸,运气好砸成了,运气不好就不具备可持续的作战力,尤其我做投资以后我看到了很多成功者再创业,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在再创业的时候我认为保持创业本色是最关键的, 我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其实也愿意跟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想再创业也跟大家分享就是低调。
励志名人访谈录2:对话郭台铭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最成功的
从制造电视机零件的中小企业起家,到七千亿台币营收的全球化制造业帝国,从电脑配件到手机等硬件,鸿海系几乎纵贯全球IT制造的全产业链,虽然此次金融危机之下,鸿海系的股价有所下震,但并不影响郭台铭先生作为华人企业界翘楚的地位,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各界关注。
但在郭台铭自己看来,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很成功,已经到了peak(鼎峰)的时候,那么明天起床,人是往下走不是往上走;明天你出发的第一步,是在走下坡”,坚持、自律和勤力,是业界对这位已经59岁的创业家的一致评价。
9月6日晚还在台湾参加台湾行政院举行的赈灾重建活动,9月7日上午一早就飞抵北京,参加了“忘年交”李开复的创意工场发布会,如此频繁穿梭大陆与台湾,郭台铭戏称自己是“Chinwan”(China + Taiwan)。
之后,郭台铭先生接受了包括本报在内的三家媒体的采访。
这是他第一次接受大陆媒体的专访。
郭台铭坦言,创业35余载,除去寻找“第二春”的那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外,有34年之久,每天都保持平均工作15个小时之久,没有间断。
为什么还要这么勤力?
“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马步蹲的扎实,你知道少林寺和尚功夫千变万化,是过去挑了多少年的水上山吗?”这是“郭语录”中一句经典的话。
“除了喜欢,更重要的是责任”,9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台铭称。他引用中国古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形容鸿海系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花时间和金钱,买到的是经验,No experiences, no judgment (没有经验就没有判断)”。
而我们可以猜对的是,在诡谲不明的经营环境之下,逆境的富士康,必将计划在电子商务方面大有作为。郭台铭告诉记者,富士康对网络经济的关注和研究,已有年许,在软件和网络领域,也会有新的产品举措。
记者:李开复先生的创意工场,将重点投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和云计算”,作为投资人之一,您对这三个领域的看法是怎样的?富士康在电子商务方面,又有怎样的计划?
郭台铭:现在的电子商务C2C像阿里巴巴(21.15,0.75,3.68%)的模式、包括B2C等,今天真正的网络经济在中国还没有开始。因为现在网络经济最发达是什么?年轻人在杀时间,在kill time。但如果年轻人都把时间花在kill time。这个在初期可以,叫初期创业阶段。将来中国经济要腾飞,必须要装上互联网这块翅膀。商业的运行、公司的互联,e-commerce将来成长会非常快。
我们关注电子商务也很久了。我们整个富士康集团今年在不景气的情况下,营业额还是持续的成长,会超过600亿-650亿美金之间。当然我们都是硬件。可是我们在软件以及网络这块,开展很久了。我们在网络方面有很多专家,关注很久。
(网络经济)要经过一个测试,游戏规则要建立。比如我们一定要开发票;小公司可以卖山寨机,我们不能卖山寨机;他们可以不经过测试,我们不可以不经过测试。
现在我们认为时机成熟了。过去网络在中国是机会主义者的天堂,将来应该是实力主义者的机会。e-commerce也好,云端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这三个每个都是富士康全世界的强项。我们只是没有品牌而已。
虽然现在很多网络公司、互联网公司都很成功,目前算来叫做都很成功。但在下一波真正走向剧烈的竞争,谁能胜出,其实还在未定。
记者:您刚才说到没有品牌,现在回头看,您后悔没有做自己的品牌么?
郭台铭:我觉得一点都不遗憾。各位,丰田汽车公司这么成功这么好,去年也都赔钱。品牌背后要有三个支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服务,还有一个是信誉的支撑。
今天中国很多太阳能公司都从我这里挖人。为什么?太阳能产品送到欧洲去,一年两年就坏掉了,质量不过关啊,大量退货回来,他们有个共同的结论:说到富士康挖人,富士康的产品做得好。所以我最近也是不少人转到太阳能。
这样子我们说:好,我们也进入太阳能!
虽然是制造业的“代工大王”,但郭台铭对互联网、对新技术所带来的产业机会,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对电子商务,他是已有很久的研究。他认为,2年前电子商务市场还是“初级阶段”,但现在会进入真正的市场机会阶段。
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成熟
记者:但是做投资、尤其是前期投资,要选项目、选对人,是蛮难的。
郭台铭:对,问题是选人,怎么选人?这些人想创业,又是冒险家。在这些创投里,真正有多少懂技术,真正有贡献的?在开复的选择里面,每一个投资者都要有value(价值)。对这一个idea(想法),到商品化,人才将来怎么承担,也许将来也可以培养另外一个yahoo,另外一个google。开复就从选手进入到教练。
我们也期望将来接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也许收购,也许把它成长。我们的经验,我们在12个国家,有70万员工,有内部软件工程师,有座云端的总经理,可以让他的创意很快落实,缩短从idea到商品的时间。
记者:那在您看来,怎样的人才算是有创新精神的人呢?
郭台铭:创新者人格的特质我想有三个。第一个他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第二个创新者的特质要诚信;第三个敢冒险。敢冒险跟脚踏实地是矛盾吗?我觉得一点都不矛盾。因为敢冒险的人一定要有武功,你才敢冒险。我们家乡烟台有句老话,“淹死的都是会玩水的”。所以一定要先脚踏实地干好再来冒险,进少林寺你要先把蹲马步学好。
记者:您怎样评价富士康的创新?
郭台铭:去年圣诞节在美国最畅销的前十个产品,有7个是富士康做。我想大家都看到这个报道。比如你手上这个照相机,这个伸缩镜头,就没有其他公司做得出来。这个的模具是要非常精密的。(如果有谁做得到)你告诉我,我马上把那家公司买下来。
富士康一直在制造技术上创新。我们认为将来网络、设计,将来尤其再走e-commerce,或者是走上B2B的商业模式,我们在搭建一个平台,可以帮非常多的中小企业、创业者,今天怎么使用网络、怎么使用电脑,还可以给他全套的软件,他在卖他的商品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的IT部门。我们可以帮他整个的解决。他只要把他的创意放上去,就可以很快的销售。这些我们都已经在做。
我们最近在做virtual reality。现在我们已经在设计一个东西,将来你再在网络上买匹萨的时候,可以让你闻到匹萨的味道。这就叫创新。这个目前现在的技术基本上在几年时间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将来怎么样直接Cable送到你面前,用水一泡就变成一个匹萨。你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只要你认为它是不可能它就永远不可能。但如果你认为可能,它最起码有一天可能会变成可能。这是一个创新的特质。
郭台铭认为,创业者要保持创新力,要敢于想象,敢于去碰那些“会让人发笑”的想法,但同时要有脚踏实地的基本功。
创新要有想象力
郭氏创业秘籍
郭台铭有一句广为转载的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看得太重。
郭台铭曾经回忆自己在创业初期,同样面临借不到银行资金,也无政策扶持的窘境,最好的人才即使有钱聘请,也不愿意屈就小公司的窘境。
这些处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所处的境地,似乎没什么区别;但20xx年后,“鸿海系”纵贯整个IT代工产业链。
正如今天我们看到多如牛毛的小企业,都在抱怨大同小异的问题和艰难,但三五载之后会怎样?或许三五年无法看出差距,但数十年之后,这些小公司又有多少可以成就大生意?小公司到大生意的中间,是什么在起作用?
至少,创业35年,郭台铭勤勤恳恳工作了34年,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
20xx年在鸿海系遇到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挑战之后,郭台铭再次返身,从计划退休的计划中二度出山,再次以每天工作15小时的精力、以59岁的高龄站岗。
20xx年鸿海半年报显示,20xx年上半年税后净利 284亿新台币,超越台积电260亿新台币。
对于今年,他自信地估计,即使在不景气的情况下,整个集团的营业额将在600亿-650亿美元之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不断提醒记者,富士康还有新的梦想。“在E-commerce、云端、移动互联网。每个都是富士康的强项,我们只是没有品牌而已。”郭台铭说。
下一步,每年李开复将在这三个领域孵化裂变出五个创业公司。可以想象,郭台铭将在其中,同以往在电视机零件、模具、连接器、机壳等转型跃迁中,找到下一个致胜点。
励志名人访谈录3:年轻人太急了,我80岁还在摸爬滚打!
——80岁创业励志人物褚时健访谈录
褚时健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从打造红塔集团,到被判无期徒刑,“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曾跌至谷底。但他20xx年保外就医,74岁携妻种橙,让世上多了一种叫“褚橙”的水果,也让自己再次成为传奇。为何这位生于1920xx年的老人能“触底反弹”,走出一条令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V字型”人生道路?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云南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的褚橙果园,专访86岁高龄的褚时健。他将心中“想说给青年的话”一一道出。
“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
记者:很多人最好奇的是,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您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所有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有种浮躁的心态,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您怎么看?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我年轻时,一家三口人从昆明到玉溪,看到修路工人们临时住的房子,都非常羡慕。当时我们都觉得:“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一生就得了!”(笑)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记者:您创业就从来不急吗?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伸手在膝盖的高度比划),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xx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记者:您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累,此前几乎为零,为何认为自己能超越有经验的农民和有知识的农业专家?有没有做好“种橙子失败”的打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青年中创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认、承受失败。您怎么看?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20xx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记者:您说要20xx年见成功,但很多年轻人想“赚笔大钱,一劳永逸”,您怎么看?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记者:在您看来,现在对年轻人来说机会还多吗?
褚时健:国家要转型,始终要靠人来破解难题。年轻人两下整不成,就想散场算了?这不行。要坚持下去,莫怕苦,多动脑筋。脑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说我,如果搁一块地在我面前,它为啥比两边的地产量好?别人不关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笑)。人不去试,方法不会出来,一点点摸索才出来。机会始终是有的,你不注意,它就过去了。
记者:有人说您这20xx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您自己怎么看?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很多人都问过您的“触底反弹”秘诀,想取经,您都怎么回答?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今天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
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这个也是年轻人最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记者:现在卖什么都讲“互联网思维”,作为80多岁老人,您“跟潮流”吗?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记者:开始种橙,您已经74岁了。回头去看,如果种橙失败,您还会考虑再一次创业吗?褚时健:我还真想过,就是养羊。我就想,云南气候条件比出产羊肉的西北地区温暖湿润,怎么不能养?我也认真研究过新西兰、澳洲的气候条件、羊种、牛种……但没想到80岁以后,这两年身体和精神状态下降快,不如以前了。现在看,这辈子只能在山里种橙子了。“总想找现成、找福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记者:现在年轻人中流传一句话:“迎娶白富美、当上CEO、登上人生顶峰”,在您看来什么是人生的顶峰?
褚时健:(摆手)人生没有顶峰。我管玉溪卷烟厂时,有个主任问我:你是不是给国家利税交到50亿,就可以不干了?结果烟厂交到60亿元利税时,我对他说:“劲头比原来还大。”
记者:为什么“比原来还大”?
褚时健:一个人做事,不是只为了吃穿。其实我自己的钱,一辈子简单吃穿是用不完的,吃太好还不习惯。像名牌,我就不喜欢。有一年我出国,一家英国公司在伦敦的高级酒店设宴,出席宴会的公司高层都是西装领带、皮鞋擦亮,我不喜欢“拴”领带,就穿得很普通去了,英国老板都很吃惊。
记者:以前您办国有烟厂,有人说您是靠政府垄断资源成功,现在您自己种橙也成功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国企、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您怎么看?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记者:现在更多年轻人投奔“北上广”,也有人选择回农村,您怎么看这两种选择?
褚时健:前几年,农大毕业生都不想来我们这个“山卡卡头”(方言,指偏僻的地方——记者注),今年来了好多个。我说你做对了。你安心一步步来,只要三五年,就成了。在城里拿5000元工资不容易,但果园里的一对小年轻,一年工资上10万元,媳妇也快生孩子了。
记者:很多人好奇,当初您承包橙园,怎么能保证看到挂果?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一般果树20多年)。
记者:为什么考虑得这么远?冒昧地问,30年后,自己还能看到吗?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1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