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文章1000字以上
时间:2022-01-11 00:00:00 分类:大学生励志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那么像这样励志大学生的大学生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学生励志文章吧。
大学生励志文章:你一点儿利用价值都没有
作者:咪蒙
罗同学的两个校友,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一个是“交际花”,一个是“书呆子”。
“交际花”是整个学校的万事通,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级学生会和各种社团,全校的八卦他都知道,哪个系的美女和帅哥他都认识,去小卖部买个东西,一路上遇到的不是他的姐们儿就是他的哥们儿。
“书呆子”是每个班上都会有的那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浑浊的格子衬衫、很少说话、极其枯燥的那种人。他基本上只来往于教室和实验室,在班上存在感为零。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还叫不出他的全名。
毕业之后,“交际花”去一家特别牛×的媒体当记者,简直老少通吃、风光无限啊。他跑了好几条线,医疗、教育、餐饮……他什么都跑过,因为特别会来事儿,跟谁都熟络。他厉害到什么程度?从各大医院的院长,到修摩托的小弟,感觉全城有一半儿的人他都认识。在医疗资源紧张,挂号都挂不到的情况下,他还可以选最牛的专家和最好的病房。在入学极难的情况下,他家小孩儿上小学还能在全市两大名校中选伙食更好的那个。在排队等位动辄要等两三个小时的热门餐馆,他一个电话,老板就腾出一个包房来了。跟他在一起,不管去哪儿都是享受VVIP待遇的。
“书呆子”大学毕业之后,继续留校读研究生、读博士、读博士后,继续没有存在感。他可能对代码比对人类还熟。毕业好几年,大家搞同学会,每次都忘了叫他。网上建的同学群,也忘了把他拉进来。我本来还想再说点儿关于他的事儿,想了想,好像没了。
前年开始,“交际花”所在的媒体有点儿走下坡路了,他想趁着这么多年积攒的这么多人脉,把资源整合整合,干点儿什么不能成功啊?于是,他辞职出来创业了。一开始他的人脉还是有点儿用的,给他带来了一些内部信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有点儿不对了,之前的人脉不太好使了,比如说他想请投资商吃饭,给餐馆老板打电话,对方说不好意思,没有包房了。因为创业压力太大了,他长期失眠睡不着,头痛得太厉害,他想去医院看个神经科,给院长打电话,院长已经不接电话了。差别最大的还是中秋节,以前还在媒体的时候,中秋节能收到几十盒月饼,都是各个机构送的,而创业这一年的中秋节,他只收到两盒,都是消息滞后的机构送的,他们还不知道他已经离职了。在他看到那两盒月饼的那一刻,他明白了一件事儿,他之前所有的人脉不是因为他本人,而是因为他背后所在的强势媒体。
“书呆子”读博士后的时候,因为做一个项目,被合作方的主管看中了,邀他一起出来创业,并对他承诺,他什么都不用管,只用专注于技术就行。“书呆子”想着这样也好,更省事儿了,继续埋头在实验室。不知道他怎么瞎折腾,折腾出一个超牛×的专利技术来。他们公司就靠这一项专利技术,成了风投界眼里的抢手货。去年,他们公司A轮估值就已经5个亿了,据说他占了60%以上的股份。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发达了的消息。多年失联的小伙伴们纷纷上线了。他的微信每天都有几十个人要加他,都是自称“很多年前就看好他,一直默默关注着他,认为他一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
当他站到了这个位置的时候,他会被邀请出席各种活动,主动来跟他攀谈的,都是平常在电视里经济新闻和娱乐新闻才会出现的名人。
去年底,“书呆子”的妈妈需要做心脏手术,本来想送到美国,但是他妈怕坐飞机,得在国内医院做,但是国内心脏科最好的医院已经排不到号了,他也有点儿急了。不知道这个风声是怎么走漏的,几天之内,他接到各种电话,都是抢着要给他帮忙的。有个大咖直接帮他约了国内最权威的医生,速度好快。
“书呆子”被他曾经的大学同学们称为传奇。尤其是他们发现,“书呆子”的微博总共只发了十几条,但关注他的全是好几个领域的大咖。“交际花”对“书呆子”的人脉格外不忿,尤其让他不爽的是,他每次好不容易接到一个语气特别急切特别谄媚的电话,一般都是说:“听说你是×××(‘书呆子’的本名)的同学,能给我他的电话吗?”
他们两个的故事,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什么叫人脉?就这个问题,我专门采访了北大一位教授,他说,人脉就是一种“价值交换”,建立在双方都有利用价值的基础上的。
人脉和朋友不一样,朋友之间更多的是情感交流,不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交际花”以前的利用价值是建立在他背后的平台之上的,他所谓的人脉,想利用的是这个平台,而不是他。等到他一旦离开这个平台,他的利用价值瞬间就被消解了,他成了nothing(无关紧要的人)。
说白了,人脉也是要门当户对的。
第二,要先有实力才有人脉。有人说得特别好,说人脉是成功以后的结果,而不是你通往成功的途径。
当你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吸引到同等强大的人脉资源。就像“书呆子”,他从来没有花过一分钟去刻意结交某个人,维系某段关系,然而当他牛×了,不同领域的人脉都自然会向他靠拢。反观“交际花”,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社交上,他在专业领域没有任何长进,他先后创业两次都没有成功,因为都出现了大方向上的判断失误。哪怕他花了一部分时间在修炼他的业务技能上,他都可以保住一部分人脉。
很多大学生的困惑是到底应该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还是积累人脉上,我想说的是,还是先提升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变得更强大。与其你去寻找和笼络人脉,不如你变成别人都想结交的人脉。
当你一无是处的时候,你以为你跟某个名人拍了个照片,跟某个行业大牛握了次手,他们就是你的人脉了吗?在他们眼里,你就是个小透明。不是他们势利,而是他们跟普通人一样,只能看到跟自己同等高度的人,以及仰望站得更高的人。
普通人想和马云做好朋友很难,想和赵薇做好朋友也很难,但是马云和赵薇却可以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对等的。
有句话很伤感,但不得不承认它是对的:“那些特别急切想结识别人的人,往往就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
大学生励志文章:怎样才不会被人情所累
作者:韩大茄
我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人情世故好复杂,学起来好累。其中不光有未谙世事的年轻人,也有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
我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某做事还不错,任劳任怨,就是不太懂人情世故,吃力不讨好,一不小心还惹了麻烦。
人情世故这几个字人人在说,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表哥是我们市里一个龙头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平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待人接物,可以说是人情世故上面的行家。我妈叫表哥多带带我,教我一些“门道”。表哥也很乐于向我传授“绝技”。可是一说到人情世故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还是哽住了。愣了半天只好说,我还是从如何送礼如何点菜讲起吧。
上个月,他公司得到了上海的一家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公司的注意,并表示有合作的意向,会有相关领导来公司考察。考察的前一周,老板就找到我表哥,要他必须亲自出马,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如果成功了,将会是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
表哥听了自然摩拳擦掌,准备使出浑身解数,争当公司的大功臣。结果考察领导过来后,参观了公司的产业园区、生产车间,了解了公司业绩,与技术人员沟通了一些技术问题后,就准备打道回府了。表哥表示要带他们在我们这边玩一下,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考察领导露出一副“Why”的神情,纷纷摇头说不必了。表哥再三请求,考察领导还是以时间仓促为由推辞了。当时表哥十分不理解,咨询了一些朋友才知道:越发达的城市,越先进的企业,就越不兴人情世故这一套。他们只看你的实力,够标准就合作,不行就拜拜。他们根本就不吃人情往来那一套。
表哥听了后很沮丧。他发现自己钻研了十几年的“本领”其实并没有那么有用。一个人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处理人情世故的能力对他的影响就越来越小。
所以后来他告诉我,与其花时间去研究那些虚头八脑的人情世故,不如安心提高自身的实力。那些人情世故的诀窍都是花架子,自身变优秀了才是硬本领。
记得以前我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二叔因为干活不小心,摔断了腿。爸爸当即就骑着摩托车把二叔送到医院。堂哥在外地上班,二婶不想让他担心,就没告诉他这个消息。
那一阵子刚好是我家里最忙的时候,爸妈还是放下家里的活,轮流去医院照顾二叔。中午做完午饭,他们没有时间,我就蹬着自行车去给二叔送饭。
两周后二叔可以出院了。三叔刚好从外地回来,三叔是我们家族混得最好的。早早就买了车。那天开车回来,听闻二叔出院的事,顺路把二叔接回家。之后就在家里休养。
那一阵二婶逢人就夸三叔做得好,说要不是因为他,她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旁人都看不下去,说我爸妈也帮了这么多,为什么不提。二婶一下子拉下了脸,说,他家要不是有求于我们,哪会这么热心。
那一段时间我家做生意确实需要二叔家的帮衬。但是当我听到她们在背后这样说的时候,还是背后一凉。
那个时候我就发现,当你弱的时候,你做的任何人情往来,在别人看来都是别有用心,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只要你稍有点没做好,别人还会挑三拣四,说你不会做人做事。
唯有当你强大了,有实力后,你才能证明你的所做所为是出于本心。你的人情往来才有价值。别人也不会对你过分的苛责,只要你肯帮忙,他们就觉得已经很不简单了。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交往原则就可以了。很多人觉得踏实奋斗的路途太过辛苦,笨拙而又无聊。总想去抄一道捷径,于是他们想到了万能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总是过高的估计了人情世故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不惜加大投入,增加更多的讲究和规矩。
有人这样做后,其它人也会不甘示弱,生怕被关系拖了后腿,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人际维系成本。渐渐就兴起了人际关系上的军备竞赛,形成了现在的复杂的人情世故的知识体系。
通过了解这些年到过的地方和身边人的经验。我发现越是落后的地方,礼俗的要求往往就越复杂,套路就越多。人情世故对人的损耗就越大。于是真正想要做出点成绩就愈发的艰难。
而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就越讲究规则,轻人情。大家更相信实力,相信你实实在在的本事。不愿意拿自己的名誉和财富放在关系户身上冒风险。人情失效了,就不会有人钻研繁文缛节。只要懂得基本的礼仪规范,就可以大施拳脚,好好创造出一个天地。
所以,当你觉得人情世故正压抑着你喘不过气来,当你为人情世故忙得焦头烂额,却没有时间去学习去做好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该清醒你是不是正在一个很LOW的环境中瞎奔乱撞。
如果你陷入泥潭,不要尝试去适应泥潭,在泥潭里活动得再自在有什么用呢,你又不是泥鳅。只有努力跳脱上岸,不受淤泥的阻滞,才有精力做好正事,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所以当你为人情世故烦恼的时候,你如果选择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人际的维系中去,你将永远只能在低水平区域内徘徊。不是说人情世故没用,只是它没有提升自己效果卓著。
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人情世故的副作用,麻烦,琐碎,无谓的讲究,莫名其妙的束缚。却又不敢轻易地去简化它,他们总是过分地夸大“不通人情世故”将会带来的损失,不愿意在能力之外的地方掉队。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人情世故的规则,是因为身边的人的规劝,似乎忽视了这些,你将寸步难行。你没有足够的底气去拒绝那些繁文缛节,只能先应付看看。于是不得不去参加那些力不从心的活动,开始一些心口不一的交谈。大家摆明来一场敷衍的仪式,你却总希望它能效果卓著。
可是他们不知道,人际关系就和爱情一样,只有势均力敌,才有维系的意义。没有对应的实力,你在别人面前蹦上窜下,你以为你是友好会谈,别人只当你是痴心妄想。
何不从今天起,好好做事,让自己变得优秀。即使有时候我的内心还会纠结、难过、迷茫,但我还是会壮起胆,抬起头,让那些不必要的交际都玩蛋儿去吧。你们不配缠住我,我只要比你牛逼就行了!
大学生励志文章:我们的脾气总是因人而异
文:天湖小舟
有一个人,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个人是我三爷,那年我十岁。
三爷是一个烟袋子,手里总是拿着他那根长长的老式烟斗,据说这根烟斗已经跟随他30年了。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着那个烟斗的模样:嘴是塑料的,中间是竹筒,头儿起是铜的,整个烟斗都是明晃晃的,上面还系着一个黑褐色的小布袋,里面装的是金黄色的散烟丝。三爷每次抽完烟,都会把烟嘴朝某个地方一敲,里面的烟灰和未燃尽的烟丝就会被敲出,然后,他会习惯性地用右手把烟斗从头撸到尾。
小时候,三爷对我很好,我妈说,你三爷家里做油锅了,他一定会在衣兜里藏一个玉米饼让你吃。每当此时,三爷总是会说,我看,这下一代就小舟能成事。
那年夏天,我和几个小朋友玩过家家,后来竟然打架了,三爷正好在树下的躺椅上悠然自得地乘凉,他的手里拿着他的烟斗,我看到这个“武器”,就一把抢了过来,朝一个小伙伴的头上狠敲,他抬胳膊一挡,三爷的烟斗便成两截儿了。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迅速捡起地上的两半截烟斗,忐忑地回到三爷面前,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我想他一定会大发雷霆,出人意料,三爷没有训斥我,甚至连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那一刻,我感觉时间过得好慢,直到听见三爷说去玩吧,我才敢抬头看他一眼,三爷眼里满是慈爱和包容,那个眼神,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一直没有忘记,应该是因为,我所期待的批评时至今日也没有到位,我做了错事的责任一直都由我承担着。试想,如果三爷当时对我大发雷霆,狠狠地训斥我一顿,我的心里反倒会舒坦许多,我会感觉,虽然我做了错事,但三爷已经批评了我,我们扯平了。
现在,我明白了,三爷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懂得,谁做了错事就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那个烟斗对他很珍贵,但他眼中的我更加需要呵护和成长,他的不发脾气是对我的爱,更是在向我传递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生活中的我们,大多都没有三爷的智慧,我们总是习惯了发脾气。
K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是挚友,是饭伴儿。
大学毕业,他留在了长沙,虽然离家很远,但K孝顺得很,几乎每个月都会带妻儿回老家看望父母。
上周三,K回荥阳,不巧遇上大雨,他打电话让我送他回老家。我在荥泽大道公交站牌附近刚停稳车,就见他和妻儿冒雨朝我这边跑了过来。
他跑在前面,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妻子拉着五六岁的儿子跑在后面,儿子的脚一滑,人跌倒了。跑的快些,原本是想少淋雨,却出了这档子事,一家三口全身几乎淋了个透。
上车后,K就开始埋怨妻子:连个孩子都看不好,怎么让孩子滑倒了?
他的妻子委屈地轻声还了一句。
K大怒,他高亢地斥责道:你就是猪,笨得不能再笨了。于是,他的妻子便默不作声了。
孩子一直在小声哭泣,本来妻子正哄孩子呢,K对她一发脾气,她也不管孩子了,于是,K就对着孩子嚷起来:不要哭了,哭什么哭?再哭,就把你扔下车去!孩子也便不再哭泣了。
我对K说,兄弟,你都不会对弟妹和孩子和气些?
K说,不能太惯他们了。我便也不再说话了。
中学时候,我就常去K的老家,他的家人对我很熟识。K的父母见到我们回来,赶紧像招呼客人一样引进上屋。
随便和K的母亲聊了几句,才知道,第二天是K老爹的生日,K这次是专门回来给老爹过生日的。我说,K是一个大孝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K的母亲说,他呀,就是脾气有点赖,你们多担待些。
我说,有本事的人才发脾气,谁都会有些脾气。
次日,不到中午,我就接到K的母亲的电话,她说,K一大早和老爹吵了一架,走了,看我能不能给K个电话,劝劝他,好歹和老爹吃完长寿面再走。我给K发了短信:你所表现的孝顺是物质的,这不重要,父母想要的心宽气顺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你口口声说的,老婆,我爱你,但你总是让她生气,让她哭,你所谓的爱不就是一句屁话吗?
还好,K返程了,他给老爹承认了错误,给老爹过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生日。
我们身上,或多或少,有没有K的影子?我们是不是也时常地、莫名地发脾气,我们的脾气都发给谁了?
发给了我们的父母,发给了我们的爱人,发给了我们的孩子,发给了那些我们自以为得罪不了的人。
心理学上说:人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在那个安全范围内,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这些人,他们却是最爱我们的人。
在最爱的人面前,我们总是毫无顾忌地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他们爱我们,所以,才会包容我们的缺点。
然而,我们似乎都不懂得,发脾气,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男孩,脾气很坏,父亲给他一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必须在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钉了17颗钉子,几天后,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容易得多。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父亲又建议他,如果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一段时间过后,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父亲指着满是小孔的栅栏告诉他,你发脾气时的语言,就像这些钉子和钉孔,会在别人的心灵上留下伤痕。
谁没有脾气,谁都会发脾气,但我们很多时候是不是都颠倒了是非,我们把脾气都错误地发在了那些能忍受我们坏脾气的人的身上,而他们一直都包容着我们。
三爷是一个不发脾气的人,他让人喜欢;K是一个习惯发脾气的人,他让人无奈。
脾气,发与不发,彰显一个人爱和智慧的高下。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本领。当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当你能控制你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的。
爱,更多体现的是包容,包容你所爱的人的一切,无论胖还是瘦、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富贵还是贫穷。爱是忍住不发脾气那一刻的微笑,它是一种力量,也是对责任的一种有意识地委托和担当。
我们的脾气都发给谁了?我们的脾气,总是因人而异,而结果始终都是:谁发的脾气,谁承担责任。脾气有多好,就能走多远,所以,与其发脾气,不如发福利,为爱的人,努力工作每一天,让他们幸福,才是正道。
爱他们,就不要让他们哭,真的爱,应该是让他们笑着,让他们笑着笑着笑到最后哭了。
- 相关文章
- 推荐文章